贵州省黄平县“五个妈妈团”发挥妇女优势,以法律权益为切口、以家风建设为基石、以真情帮扶为抓手,探索从根源化解矛盾纠纷。“姨妈调解团”“姑妈宣教团”“舅妈帮教团”“亲妈爱心团”以及“事妈互助团”,融合形成了集关爱、宣教、调解、帮教、互助等多维一体的服务格局,为促进社会和谐安定贡献了巾帼力量。
“有空多来家里吃饭,跟你们唠唠嗑,心里敞亮!”清晨的阳光倾泻而下,周丽平在吴阿妹(化名)的热情招呼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吴阿妹曾经是她的调解对象:“谁能想到,不久前,她还因为家庭纠纷让我们姨妈调解团‘头疼’了不少日子呢。”
周丽平所说的“姨妈调解团”,正是贵州省黄平县为化解家庭矛盾纠纷,集结本地巾帼力量而建立的“五个妈妈团”队伍之一。
“姨妈调解团”“姑妈宣教团”“舅妈帮教团”“亲妈爱心团”以及“事妈互助团”……她们的注入,有效融合形成了集关爱、宣教、调解、帮教、互助等多维一体的服务格局,不仅激活了“妇”字号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同时也为促进社会和谐安定打下了基础。
“我以后肯定不会再让老婆受委屈了”
“你们放心,我以后肯定不会再让老婆受委屈了,有什么事我们一定好好商量。”
面对“姨妈调解团”的成员,龙军(化名)连连表态,并为自己过去的冲动行为向妻子吴阿妹诚恳道歉。
这一幕,得益于“姨妈调解团”的解纷“金钥匙”——讲法律、说权益。
“可别觉得家里的矛盾是小事,每个家庭情况不同,矛盾根源也不同,只有耐心细致地分析和倾听,才能找到症结所在,让矛盾就地化解,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说起工作,周丽平充满成就感。
比如这起矛盾中,作为丈夫,龙军一度认为妻子就应该“什么事都听他的安排”。只要有意见不和,龙军也总是以强势的态度,拒绝与吴阿妹沟通。长时间下来,吴阿妹满腹委屈,但碍于面子,她也只是忍气吞声。
前不久,两人又因为家庭琐事引发争吵,积攒多年的怨气一下子喷发,激烈的争吵声引起了邻居的注意。
“你们快过来看看,龙家两口子吵得凶得很。”听闻后,“姨妈调解团”成员周丽平立即召集其他成员一同前往,了解情况。
“起初,两个人都不愿意给我们说,觉得‘家丑不能外扬’。我们也没有急于求成,毕竟矛盾也不是一天两天积攒的。”身为黄平县重安镇兴隆社区妇联主席的周丽平回忆。
为了调解他俩的矛盾,“姨妈调解团”成员隔三岔五就到家里串门,讲讲法律知识,说说妇女权益。“可能是我们太执着了,两口子终于在第五次上门时,接受了我们的调解,吴阿妹也说出了自己多年来的委屈。”
“姨妈调解团”趁热打铁,给龙军深入普法,让他懂得尊重关爱妻子,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道歉一幕。
“姑妈宣教团”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不止‘姨妈调解团’,我们集合了社区女党员、社区女警官以及司法所成员,还有退休女教师、退休老党员联合成立‘五个妈妈团’,每个人根据自身优势承担不同工作。”周丽平介绍。
周丽平所在的兴隆社区人员众多、情况复杂,她们深知,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发挥最大效果。现如今,“妈妈团”成员们各司其职,兴隆社区里温暖动情的画面时时上演。
而这一幕,只是贵州黄平众多“妈妈团”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黄平县聚焦婚恋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广泛宣传法规政策,还分别组建了“姑妈宣教团”和“事妈互助团”,以女性视角为出发点,当婚恋纠纷过错方为男性时,当好女方“娘家人”维护其合法权益;当婚恋纠纷过错方为女性时,当好女方的“指路人”引导其正确看待,为矛盾化解提供新动力。
与此同时,通过“微宣讲”“小板凳”“姑妈夜话”等形式拉近与妇女的距离,提升妇女法治意识。
“经营好一个家真的需要好好付出”
“我觉得这次的分享会很让人受益,让我听到了那么多最美家庭的感人故事,经营好一个家真的需要好好付出。”
“我也很受启发,家庭和谐的氛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重要,我以后要多注意和孩子的沟通方式。”
“家庭出现矛盾在所难免,只要我们及时沟通、互相体谅,很多都能解决。”
……
在黄平县新州镇,一场“和美家庭”主题分享会让在座的妇女们感慨万千,分享会结束后,大家纷纷向黄平县新州镇妇联主席潘胜英讲述着自己的体会。
“姑妈宣教团”为妇女群众宣讲。
既要化解矛盾纠纷,更要注重源头防范。为此,县里成立了以乡镇妇联主席为团长,女医生、各村妇联主席等为团员的“舅妈帮教团”。重点开展家庭教育、婚恋指导服务,帮助家庭和睦相处、科学育儿,倡导青年男女树立正确婚恋观、家庭观。
这场分享会,就是“舅妈帮教团”组织的活动之一。
“看到大家的观念在不断改变、提升,我很开心。”潘胜英始终觉得,好的家庭有助于推进好的社会建设。“舅妈帮教团”就是通过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广泛开展家庭教育,提供婚恋辅导服务,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筑牢稳定基石。
“所以,我们团的成员都更加注重优良传统、好家风的倡导与传承。依托这些活动,希望广大妇女树立正确、良好的家庭观念,维护好家庭氛围,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潘胜英说。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家庭成员前行的方向。在我的记忆中,善良与诚信是我家最重要的家风。妈妈用行动向我诠释了诚信的含义。奶奶则一直教导我要乐于助人。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我也努力践行着我们的家风。”
这是一篇初中二年级女生朵朵(化名)的作文,回忆起这些年的工作,潘胜英总会想起女孩写的这段话。
“好的家风能代代传承。当看到孩子的作文时,我的内心也跟着澎湃起来,感觉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潘胜英说。
像妈妈一样关心他们的冷暖
“舅妈帮教团”之外,“亲妈爱心团”则将更多的关注目光,放在了困难妇女儿童和特殊困难老人身上。
“江家兄妹需要两个新书包、赵家女孩下个月10号过生日,想要一个玩具娃娃、王家的老婆婆最近腿脚不舒服……”
打开王莹沙的工作笔记,张家长、李家短的小事,密密麻麻被她记录在册。每完成一个,她就用一颗五角星标注一下。有时候村民对她说了什么诉求,她也都记在上面。
“这个本子可是我的宝贝,自从成立了‘妈妈团’以后,我们要定期走访村里留守老人、妇女以及儿童。这些人因为缺少陪伴,需要付出更多的关爱,不记清楚点怎么行?”
自从来到黄平县谷陇镇翁勇村担任村主任、村妇联主席,王莹沙就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将村两委、村里的热心妇女群众纳入“妈妈团”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关爱帮扶。
“亲妈爱心团”为孩子们讲解安全教育知识。
作为“亲妈爱心团”的一员,笔记里提到的“江家兄妹”就是王莹沙的关爱帮扶对象之一。
为了生计,这对兄妹的父母一直外出务工,家里只有老人与孩子们一起生活。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或许是早早体味了没有父母关爱的酸楚,两兄妹的性格越来越内向。王莹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带着“妈妈团”成员,王莹沙一次次来到江家兄妹家中,送去生活必需品的同时,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情况,给他们讲故事、唠家常,“像妈妈一样关心他们的冷暖、排解他们内心的孤独”。
为了第一时间掌握孩子的成长情况,王莹沙和其他成员还主动与学校对接,了解两兄妹的学习情况以及与同学相处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帮助,每当村集体举办活动,王莹沙总会带孩子们一起参加,目的就是让他们多与外界沟通,增强社交能力。
“兄妹俩现在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仅性格开朗了,有时候放学还会主动到村委会,找我们这些妈妈们聊聊天、讲讲学校里的趣事。”谈起这些点滴改变,王莹沙很欣慰,“我们没有白付出。”
在黄平县,“亲妈爱心团”由乡镇涉及就业、民政等部门的女干部为团长,各村妇联主席、热心女群众、巾帼志愿者为团员,时刻关注当地因“柴米油盐”引发的矛盾纠纷和陷入生活困境的家庭,并联动乡镇职能部门针对不同情况开展相应救助。
同时,还积极组织开展“锦绣计划”技能培训,为赋闲在家或因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就业的妇女群众提供就业辅导服务,并联合“妇女微家”企业、农村合作社、当地创业能手提供就业岗位,吸纳妇女就近就业创业。
“亲妈爱心团”组织妇女群众进行蜡染技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