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对5名法官提出惩戒意见,吉林法官惩戒委员会正式实质化运行
时间:2022-01-16 15:37来源:人民法院报责任编辑:赵维

“法院离职人员违规从业能否早发现、早介入?”“法官犯了错,惩戒能落实吗?”“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事好办了吗?”……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一些系统性、普遍性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吉林法院以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打”“治”“建”同步推进,把建章立制作为解决顽瘴痼疾、堵塞管理漏洞、固化教育整顿成果的关键环节和有力抓手,强力推动教育整顿从深挖根治向长效常治转变。

一盘棋统筹部署——

以衔接配合打通内外循环

队伍教育整顿涉及多部门、多环节、多层级,上下衔接不畅、内外壁垒不通,势必影响整改力度。

“在第一批队伍教育整顿期间,我们就发现有些中级人民法院存在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情况,缺乏对基层法院的指导。第二批队伍教育整顿开始后,有些中基层法院又觉得自己的工作结束了,可肃清流毒、整治顽疾、建章立制是个常态化的工作,哪能没事可干呢?”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杨维林直言不讳。

因此,第二批队伍教育整顿伊始,吉林高院便创新实行“1+2”组织管理模式——既要抓好院机关本级的教育整顿,还要指导1个直属事业单位、3家直属专门法院及其所辖基层法院的教育整顿工作,同时继续督导参加第一批队伍教育整顿的74家中基层法院推进整改,以“党组总抓、条线指挥、人人参与、合力落实”的工作格局,保证全省法院第一批、第二批队伍教育整顿上下联动、有机衔接、一体推进。

锤炼好“内功”的同时,提升“外功”也很关键。

法院离职人员违规从业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仅靠一个部门的力量难以提早发现、及时预防。

2021年6月,吉林高院与吉林省司法厅打破壁垒,开通信息共享平台,将离任法官从业限制信息嵌入法院立案系统和司法厅律师执业审批系统,实现对离任法官违规申请执业证书与违规代理案件的双向预警。

农安县人民法院副院长葛立新对此深有感触:“出台《法官与律师交往八条禁令》,通过信息共享平台查处离职人员违规从业问题等,既是对法官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也是对法官的一种保护,划出了红线,也指明了方向。”

吉林高院还利用信息共享平台核查出在各级法院中有184名干警的配偶、父母、子女担任执业律师,并将信息全部嵌入了法院的立案系统,如果出现违规到干警所在法院或辖区法院代理案件的情形,将会第一时间预警。

一杆子责任到底——

把“有权任性”关进“制度笼子”

2021年11月17日,吉林省第三届法官惩戒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了吉林高院提请的法官惩戒建议,对5名法官提出惩戒审查意见。这是吉林省首次对员额法官进行惩戒,也标志着法官惩戒委员会正式实质化运行。

法官惩戒制度早已有之,但真正对法官进行惩戒的情况却并不多见。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不是没制度,而是制度不完善,制度没落实好。”吉林高院督察室主任赵洪亮坦言,2018年以来,吉林法院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加强管理年”活动,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但从制度实际成效看,各级法院对制度的宣传教育、跟踪问效、督导执行的力度还不够,制度刚性约束作用发挥得不好。

为了真正解决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保证制度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吉林高院坚持建章立制与查纠整改一体推进:

——针对现行法官惩戒制度不完善、对违纪违法行为惩戒约束力度不足等问题,研究制定《吉林省法官惩戒办法》《吉林省法官惩戒委员会工作规则》,打通司法责任制的“最后一公里”。

——针对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落实不够问题,研究制定《关于在办案环节严格执行“三个规定”的实施办法》,做到有问必录、结案必报、全程留痕、有据可查。

补上制度漏洞只是第一步。

赵洪亮向记者介绍:“我们将‘三个规定’等重点制度的执行情况纳入全省法院的绩效考核范围,并通过开展政策解读培训班,加强政策辅导,强化制度落实。”

2021年11月23日,吉林高院组织全省法院开展《关于在办案环节严格执行“三个规定”的实施办法》和《关于为被诬告陷害法官做好澄清正名工作的意见》政策解读培训班,并通报全省法院“三个规定”记录报告情况。其中,吉林市某法院院长主动记录填报干预过问案件情况的正面典型和四平市铁东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刘某与当事人、评估人不正当接触交往的负面典型,给受训法官形象生动地亮起了公正司法的“红绿灯”。

“2021年年底前,我们还要结合全省法院‘加强管理年’三年总结验收工作和全省法院绩效考核工作,对重要制度落实情况开展抽检,避免制度成为‘橡皮筋’‘稻草人’。”杨维林说。

一条龙服务到位——

让“急难愁盼”变成“幸福清单”

走进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办不成事窗口”几个大字显得突兀而又刺眼。

但十级伤残、急于拿到理赔款治病的于某,却看着法官热泪盈眶:“办不成事窗口,可真是老百姓的及时雨!”

“办不成事”怎么摇身一变成了“办得成事”?

“我们让更专业的人解决更复杂的事。”吉林市中院立案第一庭庭长孟宪玲告诉记者,与其他诉服窗口多由普通工作人员负责接待不同,“办不成事窗口”由立案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值班,专门解决一般情况下单一部门难以独立快速处理的复杂棘手案件,“通过部门负责人统一协调,快速查找到办不成事的问题症结,为‘疑难杂症’提供兜底服务,确保堵点、痛点有‘出口’。”

“办不成事窗口”只是吉林法院深化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提升审判服务质效的一个缩影。

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吉林法院全力打通司法审判和司法服务中的堵点,理顺问题脉络,司法为民的触角不断延伸:

——针对法官存在特权思想、官僚主义、衙门作风等问题,制定《全省法院审判服务“好差评”工作制度》,在诉讼服务窗口增设“好差评”评价器,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

——出台《建立国家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全国首创涉贫案件专项管理机制,主动发起设立司法救助慈善基金。

——开展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专项整治,通过司法建议为政府建言献策,全省法院全部开辟该类案件绿色通道,一体维护业主和物业公司合法权益。全省法院受理此类案件2.4万件,调撤率达86.7%,同步打开“法结”和“心结”。

“通过建章立制、加强管理,吉林全省法院审判执行质效明显提升。2021年1至11月,全省法院结案率位居全国第三位,结收比位居全国第七位,执结率位居全国第二位,执行到位率位居全国第二位,诉讼服务质效位居全国第五位,各项指标稳居全国前列。”吉林高院审管办主任李忠义拿数据说话。

吉林省人大代表、北京大成(长春)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哲提示记者注意两个数据:“教育整顿以来,吉林法院一审判决服判息诉率不断增加,二审判决发回重审率不断降低。一增一降,法院工作做到位了!”

白山皑皑,松水汤汤。白山松水间,公平正义、司法为民、担当作为的闪亮画卷正在不断绘就。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港澳六和宝典资料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