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通过“抖音”找人,整理几十条微信转账记录,这位法官终于要回失联十年劳务费
时间:2024-12-16 09:23来源:北京政法网责任编辑: 陈言

“杨法官,这劳务费我要了十年,但是微信被拉黑、电话也不接,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听着当事人焦急的话语,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延庆法院)法官杨玉华内心五味杂陈。

下落无踪,何处寻找“失联人”

案件还得从十年前说起,被告丁某找原告赵某干活,完工后,丁某神秘“失联”。十年来,赵某一直寻找丁某讨要劳务费,苦寻未果。

丁某常年在外打工,没有固定居所,多番送达未果,一时间案件陷入僵局。虽然可以依法缺席开庭,按程序“结案了事”,但却不能真正解决赵某的困境和两人的纷争。

“杨法官,我已经好几年联系不上他了,他微信、电话都在用,但是已经把我拉黑了,我是真没办法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杨玉华再次询问赵某,但仍然得到否定的回复。

丁某的电话虽然一直处于关机状态,但手机号可能仍在使用。在这个全民自媒体时代,能否在抖音、快手等社交软件上搜索这个手机号注册的账户,“顺藤摸瓜”找到丁某呢?想到这儿,杨玉华和同事说干就干,立即按照丁某手机号在各个平台进行搜索,顺利在抖音平台搜索到丁某注册的账户,但给丁某的私信都石沉大海。

丁某本人找不到,杨玉华就继续另辟蹊径:挨个筛选丁某账户内的关注与粉丝,重点关注评论区的留言互动,抽丝剥茧,最终找到了疑似丁某妻子的抖音用户王某。她立即给其留言表明身份,并将事情原委告诉了王某,希望其能帮助联系丁某。

在王某的帮助下,身在外地的丁某终于主动联络,表示愿意主动应诉。

针锋相对,理不清的“糊涂账”

“我根本不欠你这么多钱,你不要凭空捏造。”

“我一分钱都没多要你的,我有证据!”

庭审现场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双方对劳务费争议巨大,各执一词,难以协商解决。庭审过程中,经简单询问,杨玉华发现二人之间的账目是一笔“糊涂账”。

由于劳务时间跨度较大,劳务内容繁杂,再加上赵某年纪较大、证据留存意识不足、诉讼能力较弱,许多记工单没有丁某的签字确认,证据真实性难以确认。

“丁某,对于记工单上的劳务项目及数额你是否认可?”

“这些劳务他确实提供过,但是对于劳务费数额我不认可,大部分劳务费我已经支付了。”

“你只支付了一部分,大部分劳务费你都没给。”

听着双方各执一词的争论,杨玉华陷入了深思。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原则出一纸判决也不难,但是并不能真正解决双方问题。要想案结事了,关键还得核清账目。

握手言和,案结事了“解心结”

虽然账目繁杂、证据混乱,但从二人的争执中,杨玉华发现双方对提供劳务的项目基本认可,只是对待付劳务费金额有争议。

于是,她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整理赵某提供的百余条聊天记录、几十条微信转账、十余张记工单,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分类核对。重新整理后,核对过程果然顺利了很多。

赵某和丁某根据记工单迅速对应相应的微信聊天记录,并与微信转账一一比对,虽然每一项工程都需要反复翻阅聊天记录进行比对,但双方核实有了凭据,劳务费的金额逐渐清晰了起来。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核对,双方对劳务费总额、已支付的数额以及尚欠金额初步达成了一致,杨玉华趁热打铁,及时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整理出双方都认可的劳务费,顺利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杨法官,您真棒,这十几年劳务费没有您真的理不清,多亏您,把每一笔都给我们整理得清清楚楚,把困扰我十余年的事顺利解决了。”调解结束后,赵某高兴地向杨玉华竖起了大拇指。

近二十年的法官历程,让杨玉华早已学会换位思考、感同身受,从一件件小事做起,让公平正义无声地浸润老百姓心田。案件无小案,事事皆民生。小案不小办,以“如我在诉”的态度,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查案情、解心结、暖人心,才能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实质解纷。

通讯员杨玉华

图/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法院

相关报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港澳六和宝典资料 © 2017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