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我们的工钱终于有了着落,可以安心回老家了。”11月28日,陈某等14名农民工在签订了调解协议后,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困扰他们多时的烦“薪”事,在海南省澄迈县司法局老城司法所的调解下,仅用时一天就解决了。
老城镇现有1万多家企业,外来流动人口多,涉农民工的劳资纠纷时有发生。近年来,老城司法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群众所急所忧所盼,探索构建法治宣传“全覆盖”、绿色通道“全畅通”、部门联动“全落实”、调解案件“全跟踪”的“四全”模式,为农民工讨薪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用心护“薪”。
朱江(右三)向求助的农民工了解情况。(老城司法所供图)
绿色通道“全畅通”
“我们多次找他要钱,每次他都说总包单位还没结算,这可怎么办啊?”11月27日一早,陈某等十余名农民工因遭遇欠薪,到老城司法所寻求帮助。工作人员启用“绿色通道”,简化申请受理程序,安排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朱江进行调解。
陈某称,今年3月17日,他和工友受雇于包工头张某,在老城镇某项目工地从事泥工工作,双方约定贴地板砖每平方米42元。10月17日项目完成后,他和工友们多次向张某讨要工资无果,无奈到司法局寻求帮助。
因涉及人数较多,为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司法所工作人员立即联系了包工头张某。
在调解室里,张某叹气称,确实是总包那边还没结算,资金周转不过来。农民工们听到便情绪激动起来。
朱江连忙安抚大家情绪,跟张某沟通能不能先想办法凑一部分,剩下的大家再一起跟总包协商解决。于是,朱江带着双方仔细核算工资明细,经过一番耐心的沟通与协调,终于确定了支付方案。随后,张某分别与14名农民工签订了调解协议书,承诺12月31日前一次性付清拖欠工资款共计31万余元,如逾期未支付,将承担违约责任。张某与陈某等14名农民工均同意申请司法确认,这起纠纷一天就顺利解决了。
“当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是他们最好的依靠。”朱江说,老城司法所开通了“绿色通道”,为农民工讨薪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对于案情简单、事实清楚、涉及金额不大的案件提供优先调解服务,缩短维权时间;对于案情复杂、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群体性案件特事特办,及时联系村(居)法律顾问,指导农民工依法维权,提高维权质效。
部门联动“全落实”
“农民工的‘薪事’也是我们的心事。”老城司法所所长郑儒健介绍,多数时候,调解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往往需要多部门协作“形成合力”。老城司法所加强与派出所、劳动仲裁委员会、街道综治等单位联动,第一时间提供法律咨询及帮助,齐心协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今年10月中旬,农民工方某敬因与包工头何某发生纠纷,到老城司法所求助。方某敬称,今年7月起,他们夫妇在老城镇某项目工地从事开线槽工作,工程进度过半时,何某称很多房间线槽开得太浅,无法安装线管,要求其返工。方某敬不同意,双方由此发生纠纷。
接案后,朱江立即电话联系了何某,让其到司法所参加调解。朱江通过“背靠背”的方式,分别耐心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并且提出多套解决方案供参考。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方某敬同意整改,何某验收合格后当天支付剩余工资。
“刚签完调解协议,没想到双方又因为垃圾清运的事情吵了起来。”朱江告诉记者,随后何某以有事为由欲驾车离开,方某敬夫妻俩立即冲到车前阻拦,双方剑拔弩张,情绪非常激动。
“我看情况不太对劲,就赶紧把民警请了过来,让公安机关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教育。”朱江告诉记者,经过民警当场普法析理,方某敬同意将垃圾集中堆放在楼道固定位置,由何某统一清运。
调解案件“全跟踪”
几天后,朱江通过电话回访何某时了解到,方某敬反映已整改完毕,但现场验收时何某发现仍有多处未达标,而方某敬拒绝继续整改。在朱江劝导下,何某同意对未整改完毕的房间适当扣除部分费用,不再要求整改,但双方仍对扣除的费用金额存在较大争议。朱江了解情况后,拨打了方某敬电话并做好安抚工作。经多次沟通,双方第三次达成一致,方某敬同意扣除2000元,何某当场一次性结算工资37020元。最终,在公安机关、劳动监察大队等多方共同见证下,何某当场向方某敬支付了钱款,这起纠纷也终于画上句号。
“农民工讨薪调解案件,不能签了协议就‘放手不管’,要‘一帮到底’。”郑儒健说,老城司法所建立了全流程跟踪回访制度,通过电话、线上回访、上门走访等方式,持续跟进案件,确保调解落到实处。
此外,老城司法所推动法治宣传“全覆盖”,不定期组织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法律服务人员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开展各类法治宣传讲座,发放相关法治宣传单,进一步增强农民工合法维权意识和法治意识。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老城司法所共调解涉农民工矛盾纠纷26起,金额共计106万余元;指派涉及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件,金额共计5.5万元。(覃创源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