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正式通车,54年的风雨兼程见证了大凉山乃至西南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成昆线同龄的慢火车,是大凉山群众出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在这趟慢悠悠的小火车上,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的普法工作一直在进行着,坚持了40余年。成铁二院的干警们定期会登上这辆“彝乡情·法治慢火车”,为大凉山的孩子们送去精彩的法治公开课。
“彝乡情·法治慢火车”,是在四川高院指导下,成铁法院与成都铁路局携手谋划、精心打造的特色普法品牌,目标是将法治教育与服务融入旅程,使其成为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促进民族团结的流动课堂。通过多种形式,让法治的种子在沿途的每一站落地生根,为大凉山的乡村振兴战略筑牢坚实的法治根基。
“铁路在哪里,我们在哪里。”老成昆线上的绿皮火车忙碌穿梭,新成昆线上的动车飞驰而过,成铁二院坚持将司法服务送达铁路沿线每一个角落,为护航“西南交通大动脉”,助力西南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为平安中国建设贡献法院智慧与法院力量。
每天清晨7点20分,5633次“慢火车”总会准时从普雄火车站出发,慢悠悠地驶向300多公里之外的攀枝花;傍晚,从南驶来的5634次列车进入普雄火车站后,站台总会迎来一阵喧嚣。
暮色中,当背着背包的彝族大娘匆匆离去,当戴着头巾的彝族大叔坐在行李上燃尽烟斗中最后一撮烟丝,当站台边的小餐馆后厨飘出炒菜的香气,小小的车站也渐渐归于寂静。
5633/5634、5619/5620次列车是开行于成昆线上的公益性慢火车,是目前四川境内为数不多的慢火车。高铁时代,这些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的列车串联起了山峦沟壑中的26座小站,因而有了“小慢车”这个可爱的别称。
崇山峻岭间的“彝乡情·法治慢火车”
绿皮的车厢,简单的座椅,背着大包的彝族老乡,背篓里不时探出的小鸡仔脑袋……登上“慢火车”,如同坐上时光穿梭机,许多定格于二十世纪80、90年代的画面开始在眼前一帧帧闪回。
如今,这趟车已极少被外地的旅客选择,乘客几乎都是沿途的百姓。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小华今年11岁,因为贪玩扒上火车,被接触网电击致残……”陈小容娓娓道来,向孩子们讲解铁路交通安全、未成年人保护、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与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
“今天的小慢车跟平时不一样呢,还有熊猫。”彝族小朋友兴奋地跟同学说着。
“彝乡情·法治慢火车”结合“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防诈骗”等法律主题,通过法治漫画、法治标语等对车身及车厢进行装饰,形成一道靓丽的流动普法风景线。让凉山群众在日常搭乘慢火车出行的同时,就能学习了解到法律知识。
随着慢火车的继续行驶,沿途的风景与车厢内的普法氛围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通过行走普法,将法律搬上移动车厢,送法进车站、上火车,让法律知识跟随移动车厢开启“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拓围,让法治宣传在大凉山的铁路线上动起来、活起来。
“50后”法官点亮慢火车上的“普法灯”
1983年,时年38岁的西昌铁路运输法院院长纪保东第一次登上成昆线上的火车,他想为大凉山孩子幼小的心灵种上“法”的种子,让他们看到“法”最初的模样。
“别看那个时候火车不大,以前的西昌铁路运输法院、现在的成铁二院40多年的普法工作历程都浓缩在这里。”纪保东如数家珍。
(原西昌铁路运输法院法官在列车上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你看这张照片,是当时的慢火车,跟现在还不一样。”“这张照片是2000年火车上的普法。”纪保东拿出珍藏的普法照片,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大事记串起了这段“凉山慢火车”的普法记忆。
在这趟慢悠悠的小火车上,西昌铁路运输法院、成铁二院的普法工作一直在进行着,坚持了40余年。普法是一项极其平淡而乏味的事,很少有人能坚持做下来,尤其在“蜀道难”的四川大凉山,常年在大凉山的慢火车普法,更是“难于上青天”。
纪保东是原西昌铁路运输法院的第三任、第五任院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与‘凉山慢火车’、凉山铁路早已结下了不解的情缘,我用青春守护了它们,他们陪伴着我一起慢慢变老。”
回忆起自己刚到西昌铁路运输法院的时候,纪保东仍然记忆犹新:“在火车上,我们给彝族老乡讲法,老乡听了,只觉得法律不可思议。这就是我们的普法第一次。”
“那个时候我们经常都会坐火车到沿线去普法,挨家挨户地开展铁路安全宣传教育。普法工作靠的就是一颗心、一双脚。”在这片广阔的凉山大地上,在这条熟悉的成昆线路上,纪保东用初心换来了民心。每次在火车上的普法工作,群众看见他都会亲切地打招呼:“老纪!又来了。”
别人都不理解他的行为,但他总是调侃说“我是一名慢火车普法志愿者”。
纪保东回忆说:“那个时候除了在火车上普法,我们还经常到车站去开庭,普雄车站就去了好多次,现场开庭审理、庭后以案释法,这样的普法方式效果很好。”
岁月记录了他辛勤的付出,大地镌刻下他忠诚的足迹。如今,纪保东已经退休19年了,但他时不时还是会登上慢火车去看一看,走一走。那里有他割舍不断的情谊——没有空调的“慢火车”、饱经风霜的铁路线、善良朴实的农家人、并肩作战的同事们,还有他最引以为豪且无比热爱的事业。
在纪保东眼中,铁路普法工作,特别是沿线普法工作,就是千头万绪。只有摆正心态、不计得失、踏实肯干,才能做好。“年轻人都向往去大城市,西昌铁路运输法院也从西昌搬到了成都。”纪保东说,那些年不知目睹了多少青年干警的到来和离开。令他欣慰的是,成昆线上的普法工作,有人接过他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前行。
“80后”法官播种慢火车上的法治梦
2020年12月,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西昌铁路运输法院更名为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
2021年12月,1984年出生的成铁二院立案庭负责人陈小容第一次登上5633次列车,开始了新时代的普法工作。
“大家好,我是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的法官陈小容,今天和大家一起开展一场特殊的法治课。”回忆起第一次登上慢火车进行普法时的场景,陈小容记忆犹新。
不同于成铁二院的其他法官,陈小容是从一名刑事法官转型成为一名办理铁路案件的法官。刚来到成铁二院立案庭时,面对日复一日的铁路案件审理和沿线普法工作,她陷入深思,“这就是我想要的法治梦想吗?”很长一段时间,陈小容都会陷入成为一名办理铁路案件法官的沉思中,远离了都市的繁华街景,陪伴她的是火车的轰鸣,日复一日,循环往复。
可在经历了工作、学习、成长后,陈小容渐渐明白:责任无大小之别,最重要的是尽己所能为社会作出贡献。休假时,她会陪着5岁大的儿子,坐上她最喜欢的“慢火车”。她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保护儿子,是我作为母亲的责任;为大凉山的群众送去法律知识,是我作为铁路法官的责任。只要我们在,平安就在。”
(西昌站的候车室内,陈小容为旅客答疑解惑)
“小容姐你来啦!”
“小容姐,上次你帮我解读了合同中的法律知识点,回去我就解决了问题。”
作为凉山慢火车上的“常客”,慢火车成了陈小容工作的第二阵地。慢火车上很多群众都认识她,还亲切地叫她“小容姐”。
“彝乡情·法治慢火车行驶里程一共353公里,平均时速只有每小时32公里。我来成铁二院4年,每年都要到慢火车上普法。353公里普法行让我感觉到,普法工作责任重大。我们致力于将法律知识传播到铁路沿线的每个角落,在学校、铁路站段、企业、社区等,开展了系列普法活动,以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决心推动普法工作不断深入。”陈小容说。
大西南铁路的“司法守护者”
“慢火车”上54年,岁月缓缓流淌。
越来越多的变化降临在车里车外:女童们背上书包,踏上火车去上学;孩子们越来越习惯用普通话交流;年轻人走出大山,开创新的生活;成昆线沿途的治安好了,过去扒火车的现象已经绝迹。
只有乡音依旧,重山依旧。
2012年随着管理体制改革,全国铁路法院整体纳入国家司法体系,西昌铁路运输法院移交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管理。2020年7月,法院从西昌市马道镇整体搬迁至成都,同年12月8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更名为“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
如今,成铁二院的全体法官、干警都是凉山慢火车上的普法宣传员,他们中有的已经参与慢火车普法工作20多年,也有年轻的90后法官助理,在法院前辈的言传身教下,他们也成了慢火车上的幸福使者。
(成铁二院的法官与法官助理准备登上慢火车开展普法工作)
作为大西南铁路的“司法守护者”,成铁两级法院依托“见山说法”“欣宝融宝”等成铁品牌,组建业务骨干宣讲团,深入铁路局机关、铁路沿线站段、重点列车班次开展普法活动,为铁路正常运营、群众平安出行营造和谐有序的环境。
(飞驰而过的彝乡情·法治慢火车)
高铁的血脉串联起成都平原与大凉山脉,复兴号穿行于川滇之间,那是中国速度;慢火车游走在群山之间,这是中国温度。
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极大缩短,沿线地区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时光流转,成铁二院也从西昌的小镇搬迁到了兴隆湖畔,但是成铁二院人的成昆情始终未变,坐着绿皮火车奔驰在353公里铁道线上的普法宣传行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列车一路向前,成铁二院将以成昆铁法的矢志与担当,护航“中国速度”,守护“中国温度”,保障新老成昆铁路搭乘无数群众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